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燕山八景诗叠旧作韵 其三 玉泉趵突
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注释:
- 玉泉:指位于燕山脚下的玉泉寺泉水。
- 垂虹:形容瀑布如彩虹般悬挂在山谷之间。
- 史笔:古代史官记录历史的文字。
- 改:改变。
- 千秋:形容时间久远。
- 翻趵突:指泉水再次喷涌。
- 廓池:宽阔的水池。
- 延月:月光照射。
- 溶溶:形容月光明亮、柔和。
- 倒壁:形容泉水从岩石上倒流而下。
- 飞花:形容花瓣随风飘舞。
- 耳食:比喻未经证实就轻信他人的说法或言论。
- 雷同:与别人观点或做法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燕山八景之一的“玉泉趵突”景色的描写和感叹。首句“玉泉昔日此垂虹”,回忆了玉泉寺前那壮观的瀑布景象,如同一条巨龙般垂挂在山间。第二句“史笔谁真感慨中”,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不知道史家笔下的真实情感是否能够被后人理解。
后两句“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则表达了对玉泉泉水永恒不衰、依然喷涌不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自然美景无法完全理解,只能通过耳闻目见来感受它的存在。最后一句“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则自嘲了自己也曾受到外界影响,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只是盲目地接受和模仿他人的观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燕山八景之一的玉泉瀑布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