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未见今闻未闻,北南风气果殊分。
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
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
晴
见未见今闻未闻,北南风气果殊分。
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
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下,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听到了从未听过的声音,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确实有所不同。春天遇到雨水容易,难得遇到晴天;风吹动船只前行,也带动了云雾飘荡。不仅农民在耕种时避免了泥泞,而且航行的船只也因为风力而畅通无阻。明天就能到达扬州附近,远远望去就像眉毛上的青黛一样排列着绿色的痕迹。
赏析: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变化的感叹与欣赏。通过“晴”这个字,诗人描绘了一个清新、明媚的画面。
- 第一句“见未见今闻未闻,北南风气果殊分。”反映了诗人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来源于他的亲身体验,也可能是他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 “春逢雨易难逢霁,风送船行更送云。”这两句描述了春季天气的变化,雨水容易遇到,晴天难得一见。同时,风力也给船只带来了帮助,使得航行更加顺畅。
- “不独耕犁免沮洳,顿教征棹豁氛氲。”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对农耕生活的影响。雨水可以免除耕作时的泥泞,而风则让航行变得通畅无阻。这些自然现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最后一句“明朝便近维扬路,隐隐遥眉列翠纹。”诗人展望了未来,期待着明天能到达扬州附近的道路,那里的景色一定如同眉毛上的青色痕迹一样美丽。这里的“维扬路”指的是通往扬州的路,“翠纹”则是形容远处景物的颜色。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