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碑亭畔汇清黄,仰溯涂山疏瀹方。
端拱九重遑自逸,畴咨万姓切如伤。
惟斯继述诚应勖,亦曰流连慎戒荒。
高堰重蒙皇考建,千秋淮郡倚金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御碑亭畔汇清黄,仰溯涂山疏瀹方。
- “御碑亭畔”指的是皇帝的祭坛边,“汇清黄”指黄河的水汇聚在这里,形成了一片水域。“御碑亭”可能是皇帝祭祀的地方或者纪念的地方,“汇清黄”可能是指河水在这里聚集并清澈见底。
- 端拱九重遑自逸,畴咨万姓切如伤。
- “端拱九重”意味着恭敬地站在高高的宫殿门前,“九重”通常指皇宫的多层,象征着权力的中心。“遑自逸”表示不敢放松警惕,不敢放纵自己。“畴咨万姓”指的是所有的百姓,“切如伤”表示深切地感到悲哀或痛苦。
- 惟斯继述诚应勖,亦曰流连慎戒荒。
- “继述”意味着继承前人的志向和事业,“励精图治”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诚应勖”表示确实需要鼓励和激励。“流连”意味着留恋不舍,“慎戒荒”表示要谨慎对待危险的事物,防止荒废。
- 高堰重蒙皇考建,千秋淮郡倚金汤。
- “高堰”可能是指高大的堤坝,“重蒙皇考建”意味着这座堤坝是由皇帝亲自修建的。“千秋”意味着长时间的,“淮郡”指的是淮河的郡,“倚金汤”形容淮河的郡就像被黄金制成的盾牌一样坚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河在御碑亭畔的清澈,表达了对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敬仰。诗中“端拱九重遑自逸”表达了对权力中心的高度警惕,“惟斯继述诚应勖”则表达了对继承前人事业的肯定。“高堰重蒙皇考建,千秋淮郡倚金汤”则描绘了淮河地区因为有了皇帝的修建而变得更加安全和富饶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传达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