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窗向夕杪秋清,遥听征鸿三两鸣。
春北秋南谁与约,霜寒月澹若为情。
石渠画省无穷意,玉岫弦传第几声。
怜汝稻粱随处觅,今年稍喜报西成。
雁
灯窗向夕杪秋清,遥听征鸿三两鸣。
春北秋南谁与约,霜寒月澹若为情。
石渠画省无穷意,玉岫弦传第几声。
怜汝稻粱随处觅,今年稍喜报西成。
译文:
雁
在傍晚时分,灯影映照在窗户上,天空显得格外清冷。我静静地聆听着远处传来的几只大雁叫声。
春去冬来,四季轮回,谁能与我约定?在寒冷的霜雪和月光中,雁儿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我在石渠画省中寻找无尽的思绪,而那玉山之上,传来的却是几声悠扬的笛音。
我可怜那些四处奔波的雁儿,它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各处寻觅食物。然而,今年的秋天,我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喜悦,因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候鸟迁徙的诗。诗人以雁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雁作为候鸟,每年都会按照一定的路线进行迁徙。诗人通过描绘雁群在夜空中飞翔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人通过对雁的观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他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也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他认为,无论人世间如何变化,大自然始终是永恒的。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稻粱”,这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敬意。他希望农民们在收获的季节能够有所收获,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首诗以雁为线索,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它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