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楼上开窗户,万笏丛中望少林。
云际梵音常缥缈,松梢塔影自森沈。
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间足古今。
笑我闲愁经半岁,何妨一晌空尘心。
【注释】
半天:半空。万笏丛:指众多僧人的侍从。
缥缈:形容声音、景物等轻淡而隐约。
森沈(shēn):形容山峦重叠,树木繁密的样子。
何空色:佛教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空幻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和形状,所以说无色,无色即空。
何妨一晌空尘心:意思是说,我何妨暂时忘却尘世之心呢?
【译文】
半空中的楼上打开窗户,万笏(即执事、侍从)在丛中眺望少林寺。
云际梵音常飘渺,松梢塔影自森然。
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中足古今。
笑我闲愁经半岁,何妨一晌空尘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少林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少林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半天楼上开窗户,万笏丛中望少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半天之上的楼阁,开窗可见四周的侍从如万笏般簇拥,这是一幅典型的寺庙建筑图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地位。
颔联“云际梵音常缥缈,松梢塔影自森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的氛围。云际梵音缥缈,给人一种高远、神秘的感觉;松梢塔影森沉,则给人以庄重、肃穆的印象。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世界。
颈联“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中足古今。”则是对前面景象的升华。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感到无比欣喜;在这里度过的时光,足以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记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尾联“笑我闲愁经半岁,何妨一晌空尘心。”则是对前文的巧妙回应。虽然自己被美景所吸引而忘却了世俗之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摆脱红尘的羁绊。因此,不妨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一晌空尘心”指的是短暂的宁静时刻,而非长久的遗忘。
整首诗以游历少林寺为背景,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对心灵的抒发,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