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潋春波净拍浮,一篙含碧恰胜舟。
溯洄梅坞闲招鹤,容与芦汀可狎鸥。
锦里诗情天上坐,山阴画意镜中游。
柳边不系清阴嫩,兴在风行及水流。
【注释】
泛潋:波光闪烁。
溯洄:逆流而上的回环往复。
梅坞:梅花丛生的地方。
芦汀:长满芦苇的沙洲。
锦里:指成都的街道,也用来借代成都。
山阴:指南朝画家谢赫,字希孟,山水画名家,擅画云烟,后人称为“画圣”。
镜中游:以镜子为喻,形容景色如诗如画。
柳边不系清(qīng)阴嫩:岸边的柳树没有系上船篷,显得非常清新。
【赏析】
此诗是写春天泛舟赏景之乐,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在欣赏美景中产生的愉悦心情。
首联两句写泛舟赏春水美景,“泛潋”二字写出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净拍浮”三字则表现了乘船者轻松自得、心旷神怡的心情。“一篙”句写舟行之快,“含碧”“恰胜舟”则表现了江水之美,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快感。“溯洄”、“容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泛舟赏景的情景:顺流而下时,诗人在江边的梅林中悠然地招唤着栖息在枝头的白鹤;逆流而上时,则让小船随着芦苇荡悠悠地飘动,似乎可以亲近可爱的鸥鸟。这两句将人与物、动与静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泛舟赏景时的惬意和愉悦之情。
中间两联写泛舟至成都后,诗人陶醉于当地的自然风光之中,并由此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锦里”一句表明诗人身处成都,“天上坐”则表现了诗人对成都美景的赞美之情。“山阴”一句则表明诗人在欣赏山水画时,心境十分平静,好像置身于明净如镜的环境中。
尾联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柳边”一句表现了诗人欣赏美景时的轻松愉快之情;“风行及水流”则进一步表现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渴望再次回到这美好的环境中去的愿景。
此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色彩,堪称一首咏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