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风拂拂夜光流,满意冰轮见举头。
此际素娥应耐冷,今年玉塞又信秋。
无须对景翻思旧,不必临池更倚楼。
极大圆中圆魄度,何曾痕迹著些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中秋即景》。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碛风拂拂夜光流,满意冰轮见举头。
注释:沙漠的风吹拂着夜晚的光芒,月亮在空中高悬,仿佛看到了它的倒影。
赏析:这是第一句,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景色。”碛风”是指沙漠上的风,”夜光”是指明亮的月光,”满意”表示满意、愉快的心情。”冰轮”是指明月,”见举头”表示看到了明月的倒影。

此际素娥应耐冷,今年玉塞又信秋。
注释:此时嫦娥应该能够忍受寒冷,今年玉兔再次相信了秋天的到来。
赏析:这是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素娥”是指神话中的嫦娥,”玉塞”是指月宫,”信秋”表示相信秋天的到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嫦娥和月亮的赞美之情。

无须对景翻思旧,不必临池更倚楼。
注释:不必对着月亮思考过去的事情,也不需要走到池塘边去倚楼赏月。
赏析:这是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淡然态度。他认为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思念,也不必过度地欣赏眼前的美景,而是要活在当下,享受眼前的生活。

极大圆中圆魄度,何曾痕迹著些留。
注释:月亮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圆,它的圆形就像圆魄一样。它的痕迹并没有留在任何地方。
赏析:这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月亮的形状就像是圆魄,它的痕迹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是融入了整个宇宙之中。这是一种对于宇宙和生命哲理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