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山庄玩晚荷,依然云锦落澄波。
水仙已自工图画,园客无劳艳绮罗。
鹿爱香风常饮涧,蛩悲泻露乱鸣莎。
相看不忍轻搴折,有恨无情韵最多。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荷”是《山中问答》的题目,诗人在山庄玩晚荷,看到荷花如云锦落澄波,十分美丽。而园客却无劳艳绮罗。因为园客没有欣赏到荷花之美,只有诗人看到了荷花之美。因此,诗人认为园客应该欣赏自己所看到的美景。
第二联:“水仙已自工图画”,“水仙”,即水仙花,这里指莲花。这两句说,莲花已经能够像画一样地展现在眼前了。“已自”表示已经如此了,“工”字是形容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做某事做得好。“画”是指画,比喻,这里指荷花。“图画”,形容事物整齐、完美,如同一幅画。“水仙”句的意思是:池塘里的莲花就像画一样美丽,无需再为它的美而担心或费心。
第三联:“园客无劳艳绮罗”,“园客”,指游人或过路人。“艳”是鲜艳的意思,“绮罗”,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用丝绸织成,色彩绚丽,图案丰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游人无需再用艳丽华丽的衣裳来装饰自己。“无累”,意为不要为它而担忧,也指不要为它而烦恼。“艳绮罗”,与上句的“水仙”相对应,都指莲花。“园客”,指过路的游客。意思是说:园客不必再用艳丽华丽的衣服来装扮自己。
第四联:诗人以物喻情,借鹿饮涧水、蟋蟀鸣莎草来暗喻人生境遇。诗人认为鹿爱香风常饮涧,蟋蟀悲泻露乱鸣莎,都是自然现象,不必人为地加以修饰,正如园客无须用华丽的衣服来装扮自己一样。“相看不忍轻搴折”,意思是:看着这些美丽的风景不忍心轻易地采摘,“有恨无情韵最多”。意思是:虽然有恨意,但是这种怨恨之情并不影响他赏景的心情。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
荷(山中问答)
每至山庄玩晚荷,依然云锦落澄波。
水仙已自工图画,园客无劳艳绮罗。
鹿爱香风常饮涧,蛩悲泻露乱鸣莎。
相看不忍轻搴折,有恨无情韵最多。
译文:每到山庄游玩观赏晚开的荷花,那如云彩般美丽的荷叶飘落到清澈的湖面上。池塘里的荷花就像画一样美丽,游人们没有必要再去装扮自己了,他们只需尽情地欣赏荷花的美丽就可以了。
鹿喜爱着那清新的香气总爱在山涧里饮水,蟋蟀也喜欢那清凉的露水总喜欢在那草地上鸣叫。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不忍心去摘取它们,心中虽有些许恨意,但是却不妨碍我欣赏它们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庄游玩观赏晚开的荷花时的感受和心情。诗人赞美荷花的纯洁美好,认为荷花比任何华丽的东西都要美丽。诗人还认为游人没有必要再去装扮自己了,他们只需尽情地欣赏荷花的美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