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初见缀枝黄,便觉西风满院香。
每惜流光如驶疾,又欣节物先秋芳。
摘供佛钵宜清净,底向风幡悟幻常。
月夕那堪思往度,塞游兼拟逭神伤。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

(1)本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李涉的《早桂》一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全诗通过咏颂早桂的形貌、香气以及其象征意义等,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及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和无奈之感。其中“摘供佛钵宜清净”中的“佛钵”,指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器物,这里用来形容桂树;“底向风幡悟幻常”中的“风幡”指的是寺庙中随风飘动的幡旗。这两句都是以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佛学的追求和向往。

(2)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早桂”要求考生将诗句翻译为现代汉语,并给出必要的注释;然后分析每句的具体含义,最后总结全诗的主旨大意。在翻译诗句时,要注意准确表达原意,同时要兼顾诗意和意境,不能直译或生硬地译成现代汉语。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是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本首诗中,“离离初见缀枝黄,便觉西风满院香。”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美丽动人,同时也渲染了清幽宁静的环境氛围。“又欣节物先秋芳。”则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秋天桂花的芳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季的喜爱之情。“月夕那堪思往度,塞游兼拟逭神伤。”则是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答案】

早桂

离离初见缀枝黄,便觉西风满院香。

每惜流光如驶疾,又欣节物先秋芳。

摘供佛钵宜清净,底向风幡悟幻常。

月夕那堪思往度,塞游兼拟逭神伤。

译文:

桂花树枝繁叶茂,挂满了黄色的花朵,一阵秋风袭来,满院飘香。

每次看到时光飞逝,我都感到惋惜和惆怅;但桂花的清香让我欣喜,让我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摘下来献给佛祖的桂子应该是纯洁无瑕的;而当风吹动花絮,我忽然明白了虚幻的道理——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月夜的寂静让人更加思念过往的时光,而边塞之行也让我倍感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