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纪光阴迅若流,终身悲慕忆从头。
桥山云树萦清梦,驿路风烟惨素秋。
霜露序更增永念,缵承责重凛贻谋。
皞熙未致灾常有,一以怀惭一以愁。

【注释】

我皇考:我的父亲。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在位38年,于1795年去世,至1795+38=1831年,为乾隆逝世31周年纪念日。

兹:此。忌辰:忌日、忌辰。指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发轫:启程,出发。

过纪光阴:经过的时间。

永念:永远怀念。

缵承:继承。

灏(hào)熙:即“浩熙”,光明盛大的样子。

【赏析】

这是作者父亲去世三年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秋,诗人到泰陵祭奠父亲的挽诗。

首联:“过纪光阴迅若流,终身悲慕忆从头。”

上句“过纪光阴”是说时光已过去整整三十年,下句“终身悲慕”则表明诗人对父亲一生的怀念之情。这两句是说,从父亲去世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诗人对父亲一直怀有深沉的哀悼与思念之情。

颔联:“桥山云树萦清梦,驿路风烟惨素秋。”

前句是说,诗人梦中常常回到故乡,看到家乡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还在梦中一样。后句是说,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看到凄凉的秋风中,秋天的景象令人感到悲哀。

颈联:“霜露序更增永念,缵承责重凛贻谋。”

上句是说,霜露降临的季节里,诗人更加怀念起父亲。下句是说,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和责任,心中深感敬畏。

尾联:“皞熙未致灾常有,一以怀惭一以愁。”

上句是说,天帝没有带来灾难,但自己仍感到惭愧不安。下句是说,自己肩负着重任,内心充满了忧愁。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回忆与父亲的往事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与悔恨之情。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亡父的无尽怀念与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