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芜绿意齐,苍茫墟市霁烟低。
风光上巳真佳矣,春色三分已判兮。
稚子丝牵云鸲鹄,村娘盘货水刀圭。
郊行即景堪成赏,何必香山忆旧题。
【注释】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为古代的踏青节日。
平芜:平坦的原野。
鸢(yuān)鷁(qí):一种大雁。
盘货:卖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上巳日清晨出行时所见景物而写成的即景诗。诗写春光明媚、风景如画,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十里平芜绿意齐,苍茫墟市霁烟低。” 第一句写春日郊游所见景色。春天,草木萌生,百花盛开,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则写春日墟市之景。墟市,指农村集市,春末农忙季节的集市。“苍茫”形容视野开阔,原野辽阔。“霁”,天晴。“低”,低伏。此句写春日墟市之景。“霁烟低”三字,将墟市的宁静与开阔,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风光上巳真佳矣,春色三分已判兮。” 第三句写春色之美。上巳是古时在水滨祭祀的节日,因水边多风,故云上巳有风。“佳”,美好。“春色三分”,用南朝梁元帝萧绎《游东田》诗语:“春色三分,垂柳绿阴浓。”此句化用其语,以写春色之美。“判”通“斑”,谓色彩分明。此句写春色之美。“判兮”,意为春色明丽,分外鲜明,令人陶醉。
“稚子丝牵云鸲(qú)鹄(hú),村娘盘货水刀圭。”“稚子”,小孩。“丝牵”,牵丝,比喻细丝般轻柔的春风。“云鸲鹄”,云彩像天鹅一样轻盈飘动。“村娘”,村妇。“盘货”,卖货,指摆摊叫卖。“刀圭”,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此处借指货物。“赏析”句意:村女们摆开摊位卖货,小贩们吆喝着招揽顾客。“赏析”句意:村姑们在溪水旁洗涤衣物,水声潺潺。“赏析”句意: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派生气蓬勃的景象。
“郊行即景堪成赏,何必香山忆旧题。” 第四句抒发感慨。“郊行即景”,郊游所见的自然美景。“堪成赏”,可以欣赏。“香山”,指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后以“香山”代称杭州。“赏析”句意:郊外的风景足以让人欣赏,哪里需要去怀念古人呢?此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