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云戏趁清明,一线风光两翼轻。
列子徒闻旬五御,胎仙犹咽九皋声。
却因吴下初传制,好与檐前共得名。
暂尔高腾还落地,嗤他碌碌待人成。
注释:儿童们趁着清明节,放起了纸鸢,风筝在天空中飞舞。
列子只是听说十天五次就能御风飞行,胎仙却只能咽下九皋的回声。
吴地开始有了制作纸鸢的技艺,人们都喜欢在屋檐下放风筝。
暂时高高地飞翔然后落地,嘲笑那些碌碌无为的人。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清明时节,看到儿童们放风筝的情景而作。首联写儿童们趁清明时节放风筝;颔联写放风筝的技巧,“十日五御”即指《列子·汤问》中所说的“旬有五日而风调雨顺,十日乃立春之日也”,意思是说只有经过十天五日才能御风飞行,而胎仙则是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这里指的是放风筝的技术。颈联写放风筝的技巧,“九皋”是指长满青草的山涧和水泽,传说中神仙居住之处,此处指代天上。“初传制”即指刚开始有制作纸鸢的技艺。尾联写风筝虽然能升空飞得很高,但最终还是要落地,与那些碌碌无为的人形成对比,讽刺了这些人的虚度年华。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