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春光争艳冶,却教秋圃擅风流。
输他江氏三分白,借已杨家一半柔。
斜倚井桐纨影动,低临池水镜光浮。
寒虫唧唧清宵永,仿佛金笼玉枕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海棠的咏物诗。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 不与春光争艳冶,却教秋圃擅风流。
- “竞艳冶”指的是春天花朵争相斗艳,而“不与”则表示秋海棠并不参与这种竞争,它选择在秋天展示自己的美丽。
- “擅风流”意味着它独自拥有一种优雅的气质和风度。这里的“风流”是指它的美丽和魅力,不仅仅是外在的美貌,还有内在的魅力。
- 输他江氏三分白,借已杨家一半柔。
- “输他江氏三分白”可能是指秋海棠的颜色与江氏相比略显苍白,但仍然有其独特之处。
- “借已杨家一半柔”则是说它虽然没有江氏那样的白色,但其柔美的特质类似于杨家的风格。杨家可能指的是杨贵妃的美,这里用来形容秋海棠的美丽如同杨贵妃的柔美一样令人陶醉。
- 斜倚井桐纨影动,低临池水镜光浮。
- “斜倚”描绘了秋海棠的姿态,它倾斜着身体倚靠在井边的梧桐树上。
- “纨影”指的是井边树叶的影子在水面上形成的影像。
- “低临”形容秋海棠低垂着头,静静地俯视着池塘中的水面。
- “镜光浮”则是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芒像镜子一样漂浮着。
- 寒虫唧唧清宵永,仿佛金笼玉枕头。
- “寒虫唧唧”描述了深夜里蟋蟀的叫声,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
- “清宵永”意味着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没有干扰。
- “仿佛金笼玉枕头”可能是比喻秋海棠的香气和形态就像珍贵的金笼和玉枕头一样珍贵和迷人。这里的“金笼”暗示了它的香气珍贵如黄金,“玉枕头”则暗示了它的美丽和柔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它独特的美。诗人不仅赞美了秋海棠的外在之美,更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赋予了它更多的情感和意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