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参天列几株,深笼萧寺翠模糊。
爱听猿啸来三峡,肯放渔舟出五湖。
羁马玩鹅傲颠米,清风明月友髯苏。
逢人若问终归处,指点青山半有无。

【注释】:

偶摹燕肃秋山晚霭图因题:我偶然画了燕肃的《秋山晚霭图》并题写了这首词。

古树参天列几株,深笼萧寺翠模糊:古老的树木参天而立,有几棵长在寺院周围,它们深深笼罩着寺院,使寺院显得更加幽静、苍老。

爱听猿啸来三峡,肯放渔舟出五湖:喜欢听猿声传来三峡,愿意把渔舟从五湖放出去。

羁马玩鹅傲颠米,清风明月友髯苏:羁绊的马儿在玩耍鹅,傲慢地扬起稻谷,欣赏着清风和明月,与苏东坡为友。

逢人若问终归处,指点青山半有无:遇到有人问我终归何处,我就指着那青翠的山峦说有或无。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友人燕肃所画《秋山晚霭图》所作的题跋。全词以“偶”字领起,首二句写景,三、四两句抒情,后两句议论。

上片写景。开篇“古树参天”一句,描写出一幅深秋时节,古木参天的山林景色,给人一种沉静、肃穆的感觉;“深笼”二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寺院的幽深,更衬托出山林的寂静。接着又写到“萧寺”的“翠模糊”,既突出了山林的清幽,也写出了寺院的神秘。

下片抒情议论。“爱听”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于猿声的喜爱。“肯放”两句,则表现出作者对于渔舟的自由之向往。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又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淡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敬慕之情,以及与他们交友的快乐之感。“清风明月”两句,借用了苏东坡的典故,表现出作者对于友人的赞赏。“逢人若问”两句,则是作者对于自己的评价和定位,既表现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又表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

整首词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词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