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西山翠映轩,小年佳事略堪论。
庭馀松竹足消夏,架有诗书藉讨源。
花色自来参画态,蝉音每去答禽言。
凭栏静对澄流活,不舍如斯太古存。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雨后西山翠映轩”
- 释义:描述雨后的西山景色,翠绿的树木和窗户映衬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 译文:在雨后,西山显得更加翠绿,它的颜色与窗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
- 关键词:雨后、西山、翠绿、窗户、生机
- 注释:这里的“翠映轩”可能指的是窗外的景色与室内的窗户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生机。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小年佳事略堪论”
- 释义:虽然年幼但有值得一提的美好事物或事情。
- 译文:尽管年纪尚小,但是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值得谈论。
- 关键词:小年、佳事、可论
- 注释:这里的“佳事”可能是一些小事或美好的事情,而“略堪论”则意味着这些事情虽然平凡但却值得一论。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即使年纪尚小,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
- “庭余松竹足消夏”
- 释义:庭院里有松树和竹子,足以让人感到凉爽,消除夏天的炎热。
- 译文:庭园中生长着松树和竹子,它们足以让人感到凉爽,仿佛能够驱散夏日的炎热。
- 关键词:庭余、松竹、消夏、凉爽
- 注释:这里的“庭余”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空地或者庭院的一部分,而“消夏”则是指带来凉爽的感觉,让人忘却炎热。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庭院里的松树和竹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夏天炎热的无奈。
- “架有诗书藉讨源”
- 释义:书架上摆放着诗书,可以寻求知识的根源。
- 译文:书架上摆满了诗书,这是寻找知识源泉的好地方。
- 关键词:架有、诗书、藉讨源
- 注释:这里的“藉讨源”可能指的是寻找知识的源头,而“架有”则是指书架上摆满了诗书。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书架上的诗书,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学习的热情。
- “花色自来参画态”
- 释义:花草的花色自然地呈现出各种画中的姿态。
- 译文:花草的花色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画中的姿态。
- 关键词:花色、参画态
- 注释:这里的“参画态”可能指的是花草的形状或颜色与画中相似或相仿。
- 赏析:这一句通过对花草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多样性。
- “蝉音每去答禽言”
- 释义:蝉鸣声不断传来,回应着鸟儿的歌声。
- 译文:蝉鸣声不断地响起,与鸟儿的歌声相互呼应。
- 关键词:蝉音、答禽言
- 注释:这里的“答禽言”可能指的是鸟鸣声与蝉鸣声相互应答,共同构成一首和谐的大自然乐章。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蝉鸣和鸟鸣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 “凭栏静对澄流活”
- 释义:站在栏杆旁静静地看着清澈流动的水。
- 译文:站在栏杆旁,静静地看着清澈流动的水。
- 关键词:凭栏、澄流活
- 注释:这里“凭栏”指的是站在栏杆旁,而“澄流活”则形容水清澈流动的样子。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写水流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 “不舍如斯太古存”
- 释义:不愿放弃这样的自然景象,就像古代一样保存至今。
- 译文:不愿意放弃这样的自然景象,就像古代一样被保存下来。
- 关键词:不舍、太古存
- 注释:这里的“太古存”可能指的是保留至今的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而“不舍”则是表达不愿放弃的情感。
- 赏析:这一句通过强调对自然的珍惜和保护,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