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碍眼手频摩,凭轼还听劳者歌。
只为关山须阅历,顿教时序暗经过。
辽西界是辽东界,急水河归慢水河。
千古青山愁不染,抺云几点列青螺。

风沙碍目手频摩,凭轼还听劳者歌。

只为关山须阅历,顿教时序暗经过。

辽西界是辽东界,急水河归慢水河。

千古青山愁不染,抺云几点列青螺。

注释:

  1. “风沙”:指大风和沙尘,遮挡视线,使眼睛感到不适。
  2. “手频摩”:形容因为风沙而频繁摩擦眼睛的动作。
  3. “凭轼”:古时乘车时靠在车前的横木上,这里的“凭轼”意味着诗人依靠在车前。
  4. “劳者”:劳累的人,指辛勤工作的人们。
  5. “关山”:这里泛指险要的山脉,暗示旅途的艰辛。
  6. “须阅历”:必须经历和面对。
  7. “时序”:时间的顺序,这里指的是季节的变化。
  8. “辽西界是辽东界”:表示两地的地理边界非常接近,容易混淆。
  9. “急水河”:水流湍急的大河。
  10. “慢水河”:水流平缓的小河。
  11. “千古青山”:指历经千年仍然保持原貌的青山。
  12. “愁不染”:即使被风沙侵蚀,也不改变其原有的美丽。
  13. “抺云”:描绘、涂抹的意思。
  14. “青螺”:这里指绿色的山峰或者山峰的形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所见所感的诗篇。首句“风沙碍眼手频摩”,直接点明风沙天气对视线的影响,让人不得不频频用手去擦眼睛,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便。接着,“凭轼还听劳者歌”则转入了另一种场景,诗人靠在车前倾听劳累人的歌声,展现了旅途中人文关怀的一面。

接下来的两句“只为关山须阅历,顿教时序暗经过”,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感慨。“关山”不仅指自然景观中难以逾越的山川,也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考验。“须阅历”强调了必须经历和面对这些挑战。

后两联则是对这种历练的一种超脱和释然。“辽西界是辽东界,急水河归慢水河”,诗人通过地理上的接近来比喻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往往交织在一起,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最终都能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千古青山愁不染”则进一步强调,即便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沧桑,青山依旧保持着它原有的美丽和坚韧。

末尾的“抺云几点列青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峦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那一抹抹青翠如螺的山色,既呼应了前文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更体现了他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