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识香山面,一见还如遇故人。
总是依空成幻翳,亦知耽静即根尘。
闲禽啼叶翻真偈,古树栖岩作好邻。
他日入云容借访,薜萝深处觅题新。

注释:

  1. 从来不识香山面,一见还如遇故人。
  2. 总是依空成幻翳,亦知耽静即根尘。
  3. 闲禽啼叶翻真偈,古树栖岩作好邻。
  4. 他日入云容借访,薜萝深处觅题新。
    赏析:
    寄题香山禅房
    从来不识香山面,一见还如遇故人。
    总是依空成幻翳,亦知耽静即根尘。
    闲禽啼叶翻真偈,古树栖岩作好邻。
    他日入云容借访,薜萝深处觅题新。
    这首诗是写给香山禅房的。诗中的主人公从未见过香山,但一见之下,感觉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切。香山的景色和氛围让人感到宁静,仿佛是禅宗修行者的根尘。诗人欣赏这里的环境,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来到这里,与香山禅房的主人相见。
    首联“从来不识香山面,一见还如遇故人。”表达了诗人对香山的陌生感,但一旦见面,却觉得如同遇见老朋友一般亲切。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对香山有着深厚的情感,或者是因为香山的景色和氛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颔联“总是依空成幻翳,亦知耽静即根尘。”则进一步描绘了香山的环境。这里的“依空”指的是香山的自然景观,而“幻翳”则形容这些景观给人带来的视觉错觉。诗人认为,香山的景色和氛围让人感到宁静,仿佛是禅宗修行者的根尘。这句话也暗示了香山的神秘和超脱,让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颈联“闲禽啼叶翻真偈,古树栖岩作好邻。”则是诗人对香山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闲禽”指的是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而“真偈”则是指它们的声音宛如佛经中的偈语,让人心生敬畏。而“古树栖岩”则形容了香山的古树和岩石,给人一种庄重、古朴的感觉。
    尾联“他日入云容借访,薜萝深处觅题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进入香山,与那里的人们交流、学习。同时,也希望能在那里找到新的灵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香山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