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桐珠露共徘徊,无那丁丁玉漏催。
白帝今朝传令至,黄姑昨夜带秋来。
蝉声似让蛩声急,月影依然镜影开。
底事人间儿女子,蛛丝棕盒正相猜。
七夕节后的一天,立秋了。
碧桐珠露共徘徊,无那丁丁玉漏催。
白帝今朝传令至,黄姑昨夜带秋来。
蝉声似让蛩声急,月影依然镜影开。
底事人间儿女子,蛛丝棕盒正相猜。
注释:
- 七夕节后的一天,立秋了。
- 碧桐珠露共徘徊,无那丁丁玉漏催。
- 碧桐:一种植物名,这里指代秋天。
- 珠露:露水,晶莹剔透。
- 无那:无奈之情,无法改变。
- 丁丁:形容声音清脆。
- 玉漏:古代计时用的玉制滴漏。
- 徘徊:来回移动,比喻时间流转。
- 白帝今朝传令至,黄姑昨夜带秋来。
- 白帝:传说中的白帝城,与秋天有关。
- 今朝:今天。
- 黄姑:传说中带来秋季的女神,这里指代秋风。
- 蝉声似让蛩声急,月影依然镜影开。
- 蝉声:指夏天的蝉叫声。
- 蛩声:指蟋蟀的鸣叫声。
- 月影:月光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影。
- 镜影:镜子反射出的影像。
- 底事人间儿女子,蛛丝棕盒正相猜。
- 儿女子:指年轻的男女。
- 蛛丝棕盒:用蜘蛛丝做的棕黄色的盒子,常用来装东西。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习俗。首句“七夕后一日立秋”,点明了季节的更替。接着,诗人以碧桐珠露、丁丁玉漏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时光的流逝。“白帝今朝传令至,黄姑昨夜带秋来”两句,将白帝城和黄姑作为秋神的象征,展现了秋天的威严和神秘。第三句通过蝉声和蛩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夏去秋来的感慨。最后一句则以“蛛丝棕盒正相猜”收尾,展现了人们对秋天的喜爱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