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蜗居却可居,洒然水竹适三馀。
阎浮提里无尘界,静致山中太古初。
倦倚匡床闲梦蝶,独临曲沼乐同鱼。
还思放笔徜徉际,白石清泉尽起予。
诗句解析:
- 十笏蜗居却可居,洒然水竹适三馀。
- “十笏”指一笏为九寸,十笏即为九十寸,形容倪瓒的居室虽小却十分舒适。“蜗居”比喻倪瓒的生活简朴。”洒然”意为自在轻松。“水竹”是倪瓒画中常见的元素。“适三馀”指的是利用时间之短,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 阎浮提里无尘界,静致山中太古初。
- “阎浮提”是指印度洋一带,这里泛指世俗世界。”无尘界”意味着超脱尘世的纷扰。“静致”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与深邃。“太古初”可能指一种原始或未受污染的状态,也可能暗示倪瓒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 倦倚匡床闲梦蝶,独临曲沼乐同鱼。
- “匡床”指的是古代一种四足床,这里用来形容倪瓒生活的安逸。“倦倚”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梦蝶”出自庄子的典故,表示忘却世事,随缘任运。“孤枕”则可能指一个人独自享受宁静的时刻。“临曲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清澈的池水中自由游弋的鱼儿。
- 还思放笔徜徉际,白石清泉尽起予。
- “徜徉”意指悠闲自在地行走。“白石清泉”可能是倪瓒画作中常见的元素之一,代表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句诗表达了倪瓒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所获得的灵感和愉悦。
赏析:
这首诗是倪瓒的《倪瓒水竹居图》的诗意描述,展现了他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句“十笏蜗居却可居,洒然水竹适三馀”描绘了倪瓒虽身处简陋之地,但内心自在、超脱尘世的境界。第二句“阎浮提里无尘界,静致山中太古初”表达了倪瓒对世俗世界的超然,以及对山林生活的一种向往。第三句“倦倚匡床闲梦蝶,独临曲沼乐同鱼”进一步展现了倪瓒在隐居生活中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还思放笔徜徉际,白石清泉尽起予”则表达了倪瓒在创作过程中获得的灵感与愉悦,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倪瓒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