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来回度,舆梁亘卧波。
近山原野潦,挟水遂成河。
兴利非容易,筹安竟若何。
迤东注沽淀,疏导可延俄。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过拒马河
释义: 经过拒马河。
注释: “拒马河”通常指的是流经北京的一条河流,这里可能特指某条具体的河流。
2. 拒马来回度
释义: 拒马河来回流动。
注释: “回度”表示河流水流的方向或路径是循环的或往返的。
3. 舆梁亘卧波
释义: 桥梁横跨在拒马河上,如同卧在水面上的梁。
注释: “舆梁”通常指的是桥梁,“亘卧”则形容其形态如卧于水面,形象生动。
4. 近山原野潦
释义: 靠近山的原野中有很多水洼。
注释: “山原野”描绘了地理环境,而“潦”是指低洼的积水。
5. 挟水遂成河
释义: 挟持着河水最终形成了河流。
注释: “挟水”暗示了河水对地形的作用,而“遂成河”则表明了最终的结果或过程。
6. 兴利非容易
释义: 想要利用水资源以利于农业发展并非易事。
注释: “兴利”指的是开发利用水资源,“非容易”强调了这一行为的难度。
7. 筹安竟若何
释义: 谋划安定事宜究竟会怎样?
注释: “筹安”可能指的是策划或考虑安定的措施,“若何”则是如何的意思。
8. 迤东注沽淀
释义: 河流向东方流向沽淀。
注释: “迤东”可能意味着河流向东延伸,“注”是流入的意思,“沽淀”可能是地名,表示河流汇入的地方。
9. 疏导可延俄
释义: 如果进行有效的疏导,可以延长时间。
注释: “疏导”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改善水流,使其更顺畅,“延俄”即延长一段时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河流的流动和周围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河流、水源利用以及水利工程的思考。通过对河流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水利事业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