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山馆里,精舍曰冰奁。
清夜谁悬镜,冰轮常在檐。
当时邀月姊,此日缅轩髯。
睫眼卌年过,寒光依旧恬。
【注释】
①赋得:应制诗。冰奁:冰鉴,即镜子,这里借指明月。②清舒山馆里:意谓在清凉舒逸的山馆中。③精舍:精致的房屋或书斋。④悬镜:以镜自照其影。⑤轩髯:指轩窗上的帘幔。⑥睫眼:睫毛。⑦卌年:四十岁。⑧寒光:月光的寒冷光泽。恬(tián):平静安详。
【译文】
在清凉舒逸的山馆里,精致的房子叫冰鉴。
清夜谁家姑娘悬挂镜,常在檐下挂一轮明月。
当年邀请月姐来赏月,如今怀念轩窗上的帘幕。
年已四旬双眼无光彩,但那寒光依然平恬。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王昌龄所赠之《赋得冰镜》一诗而作的和诗。此诗写自己对王昌龄赠诗中的“冰鉴”一词的理解,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清舒山馆里”,这是说,在清凉舒逸的山馆里,有一所精致的屋子,名叫“冰鉴”。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句都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冰鉴”就是冰鉴,是古人用以照面的镜子,所以这里说是“精致的屋子”。这一句也暗含了作者的题旨。
二句写月亮。“清夜谁悬镜”,是说,在清静的夜里,谁能把镜子挂在屋檐上?这句是承接首句而来的。首句所说的“冰鉴”,实际上是指月亮。因为“冰鉴”这个词语,本是用来形容月亮的。
三、四两句是写当时的情境和现在的感慨。“当时邀月姊”,是说,当年曾邀请月姐姐来赏月。“此日缅轩髯”,是说,现在怀念轩窗上的帘幕。这三句话,都是回忆过去的往事。“月姊”和“轩髯”是两个典故,“月姊”指月亮,“轩髯”指帘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增加诗句的文采。
五、六两句是作者的感慨。“睫眼卌年过,寒光依旧恬。”是说自己已经四十几岁了,眼睛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但那冷光依然平静安详。这两句是说,岁月流逝,人已老迈,但那曾经照耀过我的月亮,依然如此明亮,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这首诗是作者的应和之作。王昌龄的《赋得冰鉴》一诗,以“冰鉴”比喻明月,表达了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这首诗的开头一句就紧扣题旨,直接点出了“冰鉴”二字。接着,作者又通过“清夜谁悬镜”、“当时邀月姊”、“此日缅轩髯”等词句,将明月与过去的美好时光相联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之情。然而,这种赞美之情并未就此结束,而是贯穿于全诗之中。最后,作者又用“睫眼卌年过,寒光依旧恬”这样的词句,表达了自己对明月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