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日礼兰若,渡言武列滨。
松门瞻玉篆,莲座现金身。
忍草众香国,禅枝大法轮。
敬窥当日意,溥愿物归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古代诗歌,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具体分析。鉴赏时注意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进行分析。

本题中“溥仁寺”是题目,“朔日礼兰若,渡言武列滨”是第一联,“松门瞻玉篆,莲座现金身”是第二联,“忍草众香国,禅枝大法轮”是第三联,“敬窥当日意,溥愿物归仁”是第四联。

“朔日礼兰若,渡言武列滨”,这两句写诗人在朔日这天来到寺院礼佛,渡口有武列山,这是从空间角度写的。

“松门瞻玉篆,莲座现金身”,这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门,看到寺庙里供奉的佛像,佛像金身闪闪发光,这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

“忍草众香国,禅枝大法轮”。这两句写寺庙里的花草树木,以及佛教的教义。

“敬窥当日意,溥愿物归仁”,这两句写诗人对佛理的体悟,以及自己的愿望。

【答案】

“朔日礼兰若”:农历每月初一到十五为朔(月初)日。这里的“朔”应指农历初一。“礼”指礼拜;“兰若”原指梵语僧伽的译音,即僧侣居住的地方,也泛指佛教寺院。这里指拜谒佛教寺院。“渡言武列滨”:渡过武列山的渡口。武列山是泰山的一个著名山峰。

“松门瞻玉篆,莲座现金身”:在寺院的山门前,可以看到雕刻着佛像的石碑,那石碑上刻着佛像,佛像金光闪闪。“玉篆”指石碑上的佛像雕刻,“莲座”指佛像脚下的莲花状石基座。

“忍草众香国,禅枝大法轮”:在寺院内,到处是草木丛生,香气四溢。“忍草”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众香”指草木散发的香气。“禅枝”指树干挺直像树枝一样。“大法轮”是佛教术语,意为“圆”。佛教认为法性圆满无缺,故称“法轮”,又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大法轮”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敬窥当日意,溥愿物归仁”:我恭敬地观察佛祖当年的意思,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回归到仁爱之心。“溥”同“普”,意思是普遍,全部。“仁”,这里指仁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