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开初岁,称觞献圣慈。
瑶屏百寿字,银烛九华枝。
物色行看鬯,春声总是怡。
敢云天瑞鼎,恒愿祝鸿釐。

【注释】

新正:农历正月初一。重华宫:唐代皇宫名,武则天所建。侍皇太后宴:侍奉皇太后的宴会。开初岁:开始新的一年。称觞献圣慈:举杯敬献给太后。瑶屏百寿字:用玉制成的屏风上刻着百个祝寿的字样。银烛九华枝:用银制成的蜡烛燃着九个华美的枝条。物色行看鬯:观看物色。行:通“形”。行看:即“形看”。春声总是怡:春的声音总是使人感到愉悦。天瑞鼎:天上降临吉祥如意的宝物。鸿厘:皇帝的年号。

【赏析】

这是一首应制诗。诗中以新年为题,描写了在新春佳节之际,侍奉皇太后的宴会盛况。

首句“家宴开初岁”,是点明时间。开初岁,即是新年伊始。接着,作者写“称觞献圣慈”,意思是向太后举杯致敬,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谢意。“瑶屏百寿字”一句则描绘了宴会上的一种装饰。瑶屏是一种用美玉制成的屏风,上面刻着很多个祝寿的字样,显得庄重而又祥和。“银烛九华枝”一句则是对宴会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银烛代表着光明和温暖,九枝则表示热闹和喜庆。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宴会上的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写道:“物色行看鬯”,“物色”指的是周围的景色,而“行看”则是说随时可以观赏这些美丽的景色。“春声总是怡”一句则是诗人对春天的声音的描述,他总是觉得春天的声音都是那么的令人愉悦。最后一句“敢云天瑞鼎”,则是诗人对自己能够侍奉皇太后的自豪之情。他敢于自称是上天赐予的吉祥之物,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的情景、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展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