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尚以诗传,心仪设教筵。
渊源来子夏,训诂逮延年。
爱此儒祠古,兼临行馆便。
展书乐清暇,妙契郑家笺。
【注释】
毛公祠:即毛公馆,为西汉时汉元帝刘奭的老师毛弘君(字子夏)所筑的学舍。后历代文人墨客常在此设宴讲学。
渊源:指学问的来源,这里指孔子。
爱此儒祠古:意思是喜爱这座古老的儒祠。
郑家笺:即《毛诗传》中的《笺》。郑玄,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曾注《毛诗》,并作有《毛诗谱》、《三传略例》。
【赏析】
这首五律,写诗人游览毛公馆时的观感。首联写诗人在毛公馆中,欣赏了孔子和颜回两位圣人的遗迹。颔联写诗人对孔子的尊崇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孔子学说的崇敬与景仰。颈联写诗人在毛公馆中,喜欢这里的古色古香。尾联写诗人在毛公馆中,喜欢阅读《毛诗》和《毛诗传》。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到毛公馆的感受。“村尚以诗传”,说明毛公馆是读书人聚集之地;“心仪设教筵”,说明诗人在这里聆听圣人教诲,学习儒家经典。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毛公馆在当时的盛况,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敬仰之情。
“渊源来子夏,训诂逮延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毛公馆的历史和文化。毛公馆是孔子的弟子们聚集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传授儒家经典,弘扬儒家思想。而孔门弟子之一的子夏,也是一位杰出的儒家学者,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至于子夏的弟子延年,更是孔子学说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他的学说影响深远。
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毛公馆的历史和文化,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之情。诗人认为,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因此,他愿意在这里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接下来的两句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在毛公馆的学习生活。“爱此儒祠古,兼临行馆便。”诗人喜欢这里古色古香的儒祠,也喜欢这里方便的学习环境。这里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学习和研究。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毛诗》的喜爱之情。“展书乐清暇,妙契郑家笺。”诗人喜欢在这里阅读《毛诗》,享受闲暇时光。《毛诗》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诗人认为,只有深入学习《毛诗》,才能更好地理解儒家经典,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在毛公馆的学习经历,展现了自己对儒家经典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