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时最高处,登塔此为低。
了识名何定,难言物与齐。
将花藤引蔓,欲絮柳零稊。
西岭堪缘降,阑干翠霭迷。
丽瞩轩
丽瞩轩,指观景的高楼。丽瞩,美好的目光;轩,楼阁。
常时最高处,登塔此为低。
常时,平常时候。此处指平常所见的高处。此处用“常时”和“高处”对比,表现丽瞩轩的高远和常人所见之高的相对性。
了识名何定,难言物与齐。
了识,明白了解。名何定,对名和实的关系的理解。物与齐,物和名的关系的比较。这里用“了识”和“难言”对比,表达出作者对名实关系的看法。
将花藤引蔓,欲絮柳零稊。
将花藤引蔓,比喻将丽瞩轩比喻为花藤引蔓。絮柳零稊,形容丽瞩轩的繁枝密叶,如同柳树的细条纷披,零落不齐。
西岭堪缘降,阑干翠霭迷。
西岭,即指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西部边缘。缘降,意为接近、靠近。阑干,栏杆。翠霭,青烟云雾。迷,迷蒙。这里用“西岭”和“阑干翠霭迷”来描绘丽瞩轩周围的景色,表现作者对丽瞩轩周围环境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观察丽瞩轩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名与实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在平常所见的高处,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因此,他以花藤引蔓,欲絮柳为零为例,强调了名与实的关系的重要性。最后,他通过对西岭雪山的描述,展现了丽瞩轩周围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