埏氏初凝土,陶人为凿坏。
千年火气尽,一晌黑甜来。
金玉徒奢制,松榴逊朴材。
谁云碍稳寐,藉可至蓬莱。

译文

陶瓷工匠开始把泥土揉捏成型,然后制作陶器,经过烧制之后,才能成为瓷器。历经千年的火化,瓷器中的火气已全部被烧尽,它变得漆黑如墨,给人一种深沉、神秘的美。瓷器虽然金玉满堂、华贵无比,但松木和石榴树却比它更加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装饰。谁要说瓷器不能安稳入眠,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够借助瓷枕来进入梦中世界,那就足以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了。

注释

  1. 埏氏:古代指陶瓷工艺的发明者。
  2. 初凝土:最初将泥土揉捏成团。
  3. 陶人为凿坏:陶瓷工匠开始使用工具(如刀)对泥土进行加工。
  4. 千年火气尽:经过千年的烧制,瓷器中残留的火气已经消失。
  5. 一晌黑甜来:短暂的黑暗中带来甜美的感觉,可能是指瓷器在夜晚使用时带来的舒适感。
  6. 金玉徒奢制:即使是用金子和美玉制作的瓷器也显得太过华丽。
  7. 松榴逊朴材:松木和石榴树更朴实无华,与精致的瓷器相比。
  8. 碍稳寐:妨碍安稳睡眠。
  9. 藉可至蓬莱:借助瓷枕进入梦境,可以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蓬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陶瓷的华丽外表与内在本质,揭示了其真实的价值。首先,诗歌描绘了陶瓷从泥土到最终成品的过程,以及经过千年火化的瓷器所散发出的神秘和深邃之美。接着,诗人指出尽管瓷器外观华贵,但它缺乏松木和石榴树那样的朴实无华,从而暗示出真正的美在于其内在的简朴和自然。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通过借助瓷枕进入梦境,人们可以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隐喻,也是对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整首诗既表现了陶瓷的美丽,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现实和梦想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