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冰不冻,春山雪欲消。
花情虽待候,柳意已含韶。
境谧俗常远,神怡理自超。
斯之未能信,讵可事逍遥。

这首诗的标题是《仲春玉泉山》,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1句:“泉水冰不冻,春山雪欲消。”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泉水因为寒冷的冬季而结冰,但春天的到来使得冰雪融化,泉水又开始流动。春天的山上,积雪开始融化,仿佛春天即将来临。

第2句:“花情虽待候,柳意已含韶。”
这句诗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主题。花朵在等待春天的到来,而柳树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发芽。这里用“花情”和“柳意”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述了春天的到来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

第3句:“境谧俗常远,神怡理自超。”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作者认为,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人们的心情会变得宁静,远离世俗的纷扰。这里的“境谧”指的是环境的宁静,“神怡”指的是心情的愉悦,“理自超”则表示这种愉悦和宁静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刻意追求。

第4句:“斯之未能信,讵可事逍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心灵自由的追求并不可信的观点。作者认为,即使人们追求自然之美和心灵的自由,也难以实现。这里的“斯之”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自然美景和心灵自由的理想状态,而“讵可事逍遥”则表示这种追求只是一种徒劳无功的想法。

赏析:
王维的《仲春玉泉山》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泉水、鲜花、柳树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