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楚农桑好,滇闽晴雨时。
豫齐胥获麦,江浙更收丝。
谷价粤东贵,旱灾甘肃奇。
言丰不言歉,岂是治民宜。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各地农业生产情况的即景之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和江西、浙江等地区的农事活动,展现了各地不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

蜀地(指四川地区)农桑好:蜀地(指四川地区)农业发达,农民辛勤耕种,农作物丰收。
滇闽晴雨时:滇(云南)闽(福建)地区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多雨,给农事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豫齐胥获麦:河南和山东一带的农民收割小麦,收获满满。
江浙更收丝:“江浙”(指江苏和浙江一带)地区则在收获丝绸,丝绸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
谷价粤东贵:广东(粤东)地区的粮食价格较高。
旱灾甘肃奇:甘肃省遭受旱灾,农作物歉收。
言丰不言歉,岂是治民宜:诗人认为,治理百姓应当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不是一味追求产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百姓。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不同地区的农事活动,展示了我国各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农业特色。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此外,诗人还提出了治理百姓应当关注生活状况的观点,体现了其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