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慕忆从头,西园设黻收。
星霜易二纪,冠剑閟千秋。
肇允勤将就,奚能扬烈猷。
东西隔陵兆,天也讵人谋。
【注释】
孺慕:怀念。
东园:指汉文帝的霸陵。
西园:指武帝的茂陵。
设黻收:设祭时以黼黻(古代礼服上的图案)为祭服。
二纪:二十年。
肇允勤将就:开始能勤勉地处理政事。
奚能:哪里能够。
扬烈猷:发扬光大。
天也讵人谋:天地难道是人为的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应礼部尚书杨汝士之邀,去长安参加考试时写的,时年作者三十七岁。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汉武帝的追慕之情。
“孺慕忆从头”,开头两句是追念武帝。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开创了西汉盛世;死后又葬于茂陵,成为后世景仰的对象。诗人从少年时代起就仰慕武帝,因此一想起武帝,就不禁感慨万千。首句中的“孺慕”二字,既写出了诗人对武帝的仰慕之情,也表明了自己有志于建立一番业绩。
“西园设黻收”,次句写武帝生前祭祀。据《汉书·武帝纪》,武帝即位后,在未央宫建太初庙,在甘泉山建后土祠,还在西园建霸、雍二畤祠,在渭阳筑后土祠,在河东建后母祠,在泰山封禅,并立庙。这里说武帝“设黻收”,当指在太初庙祭祀时,用衮衣、裳等祭服。“收”字在这里是动词,与“设”相对。诗人追述武帝生前事功,而自己未能尽效前人,所以发出慨叹,说:“冠剑閟千秋。”冠、剑指冠服、武器,这是帝王的仪仗之物,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閟”即封闭,“閟千秋”就是希望帝王英名永垂不朽。
“肇允勤将就”,第三句写武帝生前勤政爱民。武帝在位时,重视农业生产,提倡节俭,关心百姓疾苦,使国家强盛、社会安定。这两句是诗人追述武帝生前治绩,表达了自己希望效法先帝的愿望。“肇允勤将就”,意为开始能勤勉地处理政事。“奚能扬烈猷”,则是说自己不能像先帝那样发扬光大其功业。
“东西隔陵兆”,最后两句写自己思念武帝。“东西隔陵兆”,意思是说现在武帝的坟墓已经东西分葬了,彼此相隔,再也看不到面了,只能从史书上知道其事迹。这两句是诗人想象自己与武帝相隔遥远,不能再见到武帝时的情状,因而发出感叹。“天也讵人谋”,是说上天岂是人所能谋划的呢?言外之意是说人的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念武帝的往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