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传名姓,梁园恣宴娱。
伏跧春草嫩,顾目夏槐敷。
赵国清辞咏,石田妙笔摹。
未能工百首,粗就写生图。

【注释】

沈周:明中期画家,字启南,号石田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写生:描绘事物形象的绘画技法。

二十四种:本题是作者为沈周的绘画集《写景山水册》写的序言,共24篇,每篇都是描写一种景物的。

东郭传名姓:传说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客中有个叫东郭先生的人,因家贫而卖艺为生,孟尝君知道他很有才艺,就把他的名姓刻在木牌上挂在城门上,以招揽宾客。后来,这个典故就用来比喻出名的人或物。

梁园恣宴娱:指在美丽的园林里尽情地吃喝玩乐。

伏跧春草嫩:指伏天里,草木茂盛,春草嫩绿可爱。

顾目夏槐敷:指夏天时,槐树茂密,槐叶茂密。

赵国清辞咏: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那里出产美玉,文人雅士常用它来吟咏。

石田妙笔摹:指宋代著名画家米芾,他酷爱奇石,并善于画石。这里的“石田”即指他的居所。

未能工百首:指自己虽然有很高的造诣,但还达不到创作一百首诗的水平。

粗就写生图:指自己的作品只是一幅幅生动的写生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词。诗人首先点明了题目,然后对所要题写的画逐一作了介绍。

第一句“东郭传名姓”,交代了这幅画的背景和来源。东郭先生是战国时期齐闵王的侍臣,因为受到排挤,只好隐姓埋名,到各地流浪。他虽然身无分文,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被后人誉为贤者。这里用东郭先生的名字来命名画作,既表明了这幅画与东郭先生有关,又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梁园恣宴娱”,则进一步描述了画中所展现的场景。梁园是西汉时的一座园林,那里曾经是文人们聚会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喝酒作乐,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一句既展现了画中的美景,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联则是对画面中具体景物的描述。第三句“伏跧春草嫩”,形容伏天时节,草木茂盛,春草嫩绿可爱。第四句“顾目夏槐敷”,则描绘了夏天时,槐树茂密,槐叶茂密的景象。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画中景物,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赵国清辞咏,石田妙笔摹”,则是对画作本身的赞美。赵璧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代指赵国。而“清辞”则指的是清丽的辞藻,“妙笔”则是指高超的绘画技艺。这两联既表达了画家对赵国文化的喜爱,也赞扬了画家的绘画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和画中景物的描述,展现了画家的艺术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