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景仙壶异,秋风太液多。
白轻烟敛浦,黄重菊分科。
汲古希韩绠,惜阴怀鲁戈。
池边人字柳,霜意又婆娑。
【解析】
此诗首句“素景仙壶异”,点明季节是秋季,用“仙壶”形容秋天景色,别具匠心。次句“秋风太液多”承接上句,写秋风吹动水面荡起层层波纹,也点出“太液池”。颔联“白轻烟敛浦”,写太液池水气升腾的景象,以轻烟、白露、重菊等景物来描写秋意渐浓。颈联“黄重菊分科”,写菊花绽放在枝头,形成五彩斑斓的景象。尾联“池边人字柳”,用人字形的柳条来比喻池边的柳树,形象生动贴切。全诗四言成章,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答案】
译文:
秋天的景色如同仙人所画的一样,
秋风在太液池边吹起了层层波纹。
轻烟袅袅上升笼罩在水面上,
重阳节的菊花争奇斗艳。
我到井台汲水时,想起古人韩愈,
爱惜光阴怀揣鲁戈。
太液池边的杨柳依依,
寒霜降临它依然婆娑舞姿。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太液池景象,诗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娴熟的艺术技巧,将秋之清丽与萧瑟写得入木三分。首句“素景仙壶异”以“仙人”二字点明季节。次句“秋风太液多”承接上句,用“秋风”来渲染气氛,点出“太液”。“太液池”即今北京北海公园内的昆明湖,是古代帝王宫苑中的重要景点之一。三、四两句承前启后,用“白轻烟敛浦”来描绘水面荡起的波澜。“白轻烟”指水面泛起的涟漪,“轻烟”既写出了雾气,又写出了风势,给人以朦胧美之感;“敛”字写出水面波动的情态,也写出了风势之大。接着写“黄重菊分科”,“重菊”指盛开的大朵菊花,“分科”是说菊花开得繁密而有序,犹如排列有序的队伍一般。这两句诗从视觉角度入手,把秋天的景色写得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五、六两句,诗人由近及远,由实到虚,从具体景物写到抽象事物。“汲古希韩绠”,汲古是汲水之意,这里代指汲水的人。《汉书·终军传》有“韩子曰:‘无汲汲于富贵而患贫贱’”,可见古人常用“汲古”来比喻汲取知识,“希韩绠”则暗含着汲水之意,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知识、学问的渴求之情。“惜阴怀鲁戈”,诗人借《论语》“子路负米奉亲,尝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者’,可谓好的矣”(《论语·卫灵公》)之语来勉励自己珍惜时光。这两句诗表明,诗人不仅爱学不倦,而且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力求上进。最后两句写太液池畔杨柳依依,在寒风中摇曳生姿,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