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欲斜倾,秋宵色倍明。
浪传西蜀到,不共海潮盈。
玉斗萍疏点,金风浪细生。
黄姑相望处,幽恨未能平。

银汉

银汉欲斜倾,秋宵色倍明。

浪传西蜀到,不共海潮盈。

玉斗萍疏点,金风浪细生。

黄姑相望处,幽恨未能平。

注释:

  1. 银汉:指银河,这里泛指夜空中的银河。
  2. 欲斜倾:形容天色即将变暗,银河似乎要倾斜而下。
  3. 秋宵:秋天的夜晚,通常意味着天气凉爽、宁静。
  4. 色倍明:形容夜晚的星光特别明亮,与白天相比显得格外耀眼。
  5. 浪传西蜀到:传说中银河是从西蜀(古代四川一带)传来的。
  6. 不共海潮盈:表示银河与海水涨潮时的水位不同,银河比海潮更高。
  7. 玉斗萍疏点:玉斗是北斗七星,而“萍疏点”可能指的是星星稀疏地散布在天空中。
  8. 金风浪细生:金风是指秋风,浪细生则形容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细微的波纹。
  9. 黄姑相望处:黄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位于黄河边,相传与银河相对。
  10. 幽恨未能平: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未解的怨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银河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银汉欲斜倾”形象地勾勒出夜空中银河的壮丽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幻。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气氛,通过“秋宵色倍明”表达了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浪传西蜀到”一句,将银河的来源与古代神话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而“不共海潮盈”则表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好奇和探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玉斗萍疏点,金风浪细生”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北斗星点缀在夜空中的闪烁比作“萍疏点”,将秋风拂动水面的细微波动形容为“浪细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一句“黄姑相望处,幽恨未能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遗憾。这里的“黄姑”可能指的是黄河边的某个具体地点,也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和往事的追忆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的一些典故和修辞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文化韵味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