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丹青法,流传自海西。
宛看龙是性,何用月为题。
籋雾权奇胜,嘶风阊阖低。
贰师曾未遣,礼义固金堤。
【注释】
①准噶尔:清代新疆的一个地区。大宛:指中亚的乌拉(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等国。如意骢:马名,即骏马。
②郎世宁:原名朱塞佩·艾曼纽尔·伽斯第略,意大利人,为清朝宫廷画家。
③海西:指青海。
④龙性:比喻马性子矫健。
⑤何用月题:意为何必用月亮作题目呢?
⑥籋雾:指云雾缭绕。权奇胜:指权奇的本领胜过其他马匹。
⑦阊阖:传说中的天门,也用作宫阙的门。
⑧贰师:汉武帝时名将李广利,曾奉命出使西域,得善马多匹。
⑨金堤:指黄河边的堤防工事,这里指关内河外的防线。
【赏析】
此诗为清代诗人郎世宁所作,是一首描写大宛马如意骢的诗。首二句赞马之高超技艺;三四两句赞马之矫健非凡;五六句写马驰过天门,声势浩大;七八句写马驰过黄河,威猛异常。
“凹凸丹青法,流传自海西。”
这是说画艺中的凹凸法,从海上传入内地,由来已久。凹凸,原指图画上的明暗、深浅、疏密等不同的笔触和层次。在绘画技法上,这种手法有如凹凸镜,可以显现物体的形状和远近。由于凹凸法的运用,能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海西,泛指我国西北边疆地区。这一句表明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精湛造诣和独特风格。
“宛看龙是性,何用月为题。”
这是说大宛马如意骢的矫健雄健,就像天上的龙一样;它那优美的体态,又像天上的明月一样皎洁美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力量与威严的代表。古人认为龙能腾云驾雾,飞天入地,因此龙常常被赋予神力和神秘色彩。龙性矫健,所以大宛马如意骢就具备了龙那样的性格特点。而月则是清幽宁静的象征,象征着优美典雅的气质。因此,古人常以月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大宛马如意骢的描绘,赞美了其矫健雄健、优美典雅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籋雾权奇胜,嘶风阊阖低。”
这是说大宛马如意骢驰骋起来,云雾缭绕;奔腾而过天门时,声势浩大,仿佛要掀起狂风暴雨一般。权奇,即奇异,指大宛马如意骢的神奇之处。阊阖,古代传说天门有三重,各重之间有天桥相连,故称天门。这里指大宛马如意骢驰骋而过天门时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大宛马如意骢驰骋时的描述,展现了其矫健雄健、气势磅礴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宛马如意骢的喜爱之情。
“贰师曾未遣,礼义固金堤。”“贰师”,指汉朝名将李广利。李广利曾奉命出使西域,得善马多匹。这里的“贰师”是指李广利。这句话的意思是:贰师曾经没有派兵去护送,因为礼仪和道义都足以筑起坚固的防线。金堤,即黄河堤防,这里指的是关内和河外的防线。这句话强调了作者认为绘画艺术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对比“贰师”和“礼义”这两个元素的作用,作者表达了对绘画艺术在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方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