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莽霁烟,柳外听鸣鞭。
秋色真佳矣,农功庶慰焉。
风清人意适,川阔骑行连。
阅塞兼修武,仁皇丕烈传。

赏析:

这首诗是康熙皇帝在秋日巡行塞外,从圆明园出发后即景写成的。诗中描绘了塞外的壮美景色和农民耕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事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对皇权的尊崇和维护。

首句“长空莽霁烟”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宽广辽阔,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长空”指的是天空,“莽”意为广阔无边,“霁”表示晴朗的天气,“烟”则是指云气。这一句通过描绘天空的广阔和云气的流动,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开阔、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柳外听鸣鞭”,则是描述了在柳树之外听到远处传来的马鞭声。这里的“听鸣鞭”意味着听到了远处马匹的声音,可能是在行进中。这句诗通过声音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

第三句“秋色真佳矣,农功庶慰焉”,诗人感叹秋天的风景非常美丽,同时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肯定和支持。这里的“秋色”指的是秋季的自然景色,“农功”则是指农民的农作,“庶”是副词,表示大多数或普遍,而“慰焉”则是指给予安慰或满足。这一句通过赞美秋色的壮丽和农民的勤劳,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的向往。

第四句“风清人意适,川阔骑行连”,诗人描述了风清人意适的场景,意思是风很清新,人们的心情也很愉快,而且道路宽广,可以连续骑行。这里的“风清”和“人意适”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风和人的心态。“川阔”指的是宽阔的河流,“骑行连”则是指连续不断地骑行。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旅行中的愉悦和轻松。

第五句“阅塞兼修武,仁皇丕烈传”,诗人提到了在巡视边疆的同时也要注重军事训练,以及表达对仁皇(康熙帝)功绩的颂扬。这里的“阅塞”指的是巡视边疆,“修武”则是指军事训练,“丕烈”是指伟大业绩,“仁皇”则是康熙帝的尊称。这一句通过提及军事训练和仁皇的功绩,展现了皇帝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绘和对农事的支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也体现了康熙帝作为一位英明君主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