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瞻兰若,钟声发上方。
只疑查到汉,空说海生桑。
积雪山皴白,经霜叶染黄。
圣踪馀想像,云际辨微茫。
诗句
- 天半瞻兰若:天空中的某处,仰望着如同兰花般的寺院。
- 钟声发上方:寺院的钟声从高远的地方传来。
- 只疑查到汉:怀疑是否真的到达了汉朝。
- 空说海生桑:只是谈论海中生长了桑树。
- 积雪山皴白:山顶上积雪融化后,变得苍白。
- 经霜叶染黄:经过霜冻的叶子变黄。
- 圣踪馀想像:想象着圣人留下的痕迹。
- 云际辨微茫:在云端之间分辨出模糊的景象。
译文
仰望天空中的某个地方,那里有一座像兰花一样的寺院;钟声从高处传来,仿佛来自遥远的汉地;我怀疑这是不是真的能抵达汉朝;我只是谈论海中可能生长了桑树;山顶上的积雪融化后,变得苍白;经过霜冻后,叶子变成了黄色;我想象着圣人留下的踪迹;在云端之间可以辨认出模糊的景象。
注释
- 望海峰:指山峰或山峰上的寺院,这里特指位于山峰上的寺庙。
- 天半:天空的上方,形容非常高的地方。
- 兰若:佛教用语,指寺院。
- 钟声:寺院里的钟声,通常用来表示时间或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觉。
- 汉: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这里指汉代。
- 海生桑:一种神话传说,认为海中有桑树生长。
- 积雪:山上积累的雪。
- 经霜:经过霜冻后的天气。
- 叶染黄:叶子因霜冻而变黄。
- 圣踪:圣人的踪迹,象征智慧与真理。
- 遐想:远大的想法或梦想。
- 云际:云端之间,比喻遥远的地方。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距离遥远或事物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历史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通过对山峰、寺院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宗教场所的尊重。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传说的提及,反映了对古代文化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最后,诗中的“云际”一词,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