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红门外,于今过十年。
村墟曾不异,蕉鹿信如然。
古塔云中矗,疏篱柳外连。
聚观纷老幼,关切却殊前。
【注释】:
南红门外其一
不到南红门外,于今过十年。
村墟曾不异,蕉鹿信如然。
古塔云中矗,疏篱柳外连。
聚观纷老幼,关切却殊前。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是说诗人自己没有到南红门外,现在已经过了十年。”南红门”即指南红山,在陕西宝鸡市东南15公里处。这里山峦重叠,风景秀丽,有”天下第一山”之称。据传说此山产一种红玉,又名赤玉,因而得名。唐代诗人杜甫曾有”秦岭西头见南山,黄牛历块白间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句。这里的”南红山”,就是杜甫所指的”南山”,也就是诗人所要经过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未能到达南红山的遗憾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南红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四句是写南红山的景色。”村墟”即指村庄和市集,是人们聚集生活的地方。”曾不异”是指过去和现在没有什么变化。”蕉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鹿而身有蕉叶,据说能飞腾于空中,也有人说它是神仙的坐骑。诗人用”蕉鹿”来形容南红山的景色,既写出了山中的神奇之处,也表现了诗人对南红山景色的赞美之情。”信如然”是指确实如此。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南红山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四句是写南红山上的建筑。”古塔云中矗”是指古老的寺庙建在高高的山峰上,仿佛在云雾之中矗立着。”疏篱柳外连”是指稀疏的篱笆旁边是柳树,柳树的枝条向外延伸。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南红山上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南红山的美景的赞赏之情。
最后四句是写南红山上的人。”聚观纷老幼”是指人们纷纷聚集观看,老的老,小的小,真是热闹非凡。”关切却殊前”是指人们对这些景物的关注程度与以前相比有所不同了。这四句诗,写出了南红山上人们的活动情景,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南红山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他在长安的时候曾经到过南红山游玩。这首诗就是他游览南红山时所作,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写南红山的景色或者人文景观,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