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沙纹出,苔消蹊径长。
阶蛩鸣意懒,梧月望中凉。
欲老荷雕谢,将归燕颉颃。
今朝看枫桕,秋染半丹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仲秋御园即事 其二》。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水落沙纹出,苔消蹊径长。
- 注释:水流减少,沙石上的纹理显露出来;苔藓消失,小径显得更长。
- 赏析:描绘了秋季自然景象的变化,水流减少使得沙石表面的纹理清晰可见,而苔藓的消逝则让原本被苔藓覆盖的小径显得更加宽阔和漫长。
2. 阶蛩鸣意懒,梧月望中凉。
- 注释:台阶上的蟋蟀鸣叫,让人感到慵懒;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感受到凉爽。
- 赏析:这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传达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与凉爽。蟋蟀的鸣叫声增添了夜晚的静谧感,而月光洒在人身上的凉爽则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3. 欲老荷雕谢,将归燕颉颃。(注释略)
-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结束的生命阶段——如荷花凋谢,燕子归巢——的无奈。
4. 今朝看枫桕,秋染半丹黄。(注释略)
- 赏析:描述了秋季枫叶的美景,枫叶在秋色中呈现出一种艳丽的红色,如同被秋天的色彩所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深秋时节的景象。诗人以丰富的色彩、生动的感官体验,以及深邃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情感的世界。这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述,也是对生命、时间流逝的一种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