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雪为雨,天恩兆有秋。
布空云似幕,洒地泽如油。
倚听声犹细,凭观势更悠。
土膏萌动日,乐事在田畴。

注释

  • 正月二十七日雨:这首诗的标题。

  • 正月:农历的第一个月,这里可能是指春天。

  • 二十七日:具体的日子。

  • :描述的是降雨。

  • 春暖雪为雨:春天气候转暖,雪融化形成了雨水。

  • 春暖:春天温暖,有利于雪融。

  • 雪为雨:雪变成了水,成为雨水。

  • 天恩兆有秋:上天的恩泽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 天恩:上天的恩泽,可能指自然的恩赐。

  • :预示,暗示。

  • 有秋:秋天即将来临。

  • 布空云似幕:天空中的云朵像是一张巨大的帷幕。

  • 布空:遍布在天空中。

  • 云似幕:云朵像帷幕一样覆盖着天空。

  • 洒地泽如油:雨水像油一样洒落在地面上。

  • 洒地:雨水落在地面上。

  • 泽如油:雨水像油一样滋润大地。

  • 倚听声犹细:靠在门边聆听雨声,声音还非常细微。

  • 倚听:靠在门口聆听。

  • 声犹细:雨声仍然很轻,很细致。

  • 凭观势更悠:凭栏远望,可以看到雨势更加悠长和宽广。

  • 凭观:依靠栏杆远望。

  • 势更悠:雨势更加长久。

  • 土膏萌动日:土地变得肥沃,开始生长的时候。

  • 土膏:土壤变得肥沃湿润。

  • 萌动日:植物开始生长,土地变得肥沃的那一天。

  • 乐事在田畴:看到这样的好天气,人们会感到快乐,因为田地里的事情可以顺利进行。

  • 乐事:快乐的事务。在这里指的是农活能够顺利进行。

  • 田畴:田地和农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一场及时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农耕生活的期待。诗中的“春暖雪为雨”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天恩兆有秋”、“洒地泽如油”和“倚听声犹细”,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