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连峰匝,纡回出万寻。
险分南服界,雄见越王心。
鸿雁谋何苦,熊罴气转深。
高松阴夹路,风过助长吟。
【注释】
度:越过。大庾岭:山名,在今江西省大庾县南。
千里:形容山峰连绵不断,一望无际。
纡回:曲折。万寻:极言山高之远。
南服:南部边区。越王:指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这里泛指南方的统治者。心:情意。
鸿雁:比喻书信。
熊罴:指山林中的猛兽。气转深:比喻威势强大。
高松:高大挺拔的松树。阴:遮荫处。
风过:风吹过时的声音。助长吟:风吹树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助兴吟咏。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的雄伟,次句写山路的险峻曲折,三、四两句用典抒豪情壮志,五、六两句借物抒情,最后一句点题“度”,收束全诗。
诗人登上大庾岭,只见群峰耸立,重重叠叠,延绵不绝,直插云霄。他沿着曲折蜿蜒的山间小道,一步步攀登着。这时,忽然传来阵阵雁鸣声,抬头望去,只见那排天的大雁正排成人字形飞翔在天空中。诗人顿时联想起当年秦始皇派遣使者向东南沿海各国传递政治文书的情景。这鸿雁传书的故事,是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统治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要安定南方边陲地区,使之永远服从秦朝的统治。如今,岭南一带的统治者都把这一行动看成是一种恩惠,因此他们常常对朝廷表示衷心的感激。诗人在这里借用这一典故来歌颂南方地区的统治者,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诗人接着想到,自己这次来到岭南,正是为了平定这里的叛乱,为朝廷效力。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感到十分兴奋,他的心情也像这万里长城一样高大雄伟起来。他站在山顶上俯瞰四周,发现南方各地都是一片繁荣景象。那些山川河流、江河湖海、城镇村庄、田畴田野,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着。这些地方的人们也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的心也跟随着越王一样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之情。
在岭南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诗人看到了许多凶猛的野兽。他看到一群群熊在密林中奔跑嬉戏;又看到了一些凶猛的野猪在树林中咆哮怒吼。它们虽然凶猛无比,但却显得异常温顺驯良。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同时,这也让诗人感到自己身处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是多么地幸运啊!
诗人在岭上的行走并不孤单寂寞,因为身边有高大挺拔的松树相伴左右。每当风吹过来的时候,松树就会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诗人唱歌跳舞助兴呢。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心情舒畅极了。他忍不住放声歌唱起来。歌声随风飘荡开来,远远地传遍了整个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