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

【注释】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手稿。

阳明: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阳明先生”。

中离薛先生:中离山人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明弘治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他为人正直,为政清廉,有“天下清官”之称。

死谏节已卓:指薛瑄以死抗争的气节非常突出。

青衣拜节归:指薛瑄因得罪权臣严嵩而被贬谪后,其子孙也遭不幸,只有一子在朝为官。

京尘手亲濯:指薛家子孙在京城为官时,曾亲手清洗过京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明代学者薛瑄的赞美之作。诗人首先回顾了薛瑄在明朝政治舞台上的辉煌成就,称赞他是一位忠诚耿直的官员。接着又赞扬了他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品质。最后则表达了对薛瑄家族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