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度乱,三蛹出。
陈鲍乱,端委立。
巧宦营营晏大夫,一语何曾及讨贼。
名不列奸逆传,身不罹强项灾。
才不才间我中处,传君衣钵伊谁哉。
君不见汉胡广,明徐阶。
崔度乱,三臈出。
陈鲍乱,端委立。
巧宦营营晏大夫,一语何曾及讨贼。
名不列奸逆传,身不罹强项灾。
才不才间我中处,传君衣钵伊谁哉。
君不见汉胡广,明徐阶。
注释
- 崔度乱: 指唐朝末年的政治混乱。
- 陈鲍乱: 暗指明朝末年的朝政腐败。
- 巧宦: 指那些善于钻营的官吏。
- 晏子: 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以其正直和智慧著称。
- 奸逆传: 指历史上被记载为奸臣、叛逆者的人。
- 强项灾: 形容强硬的抵抗和抗争所带来的灾难。
- 中处: 指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立场。
- 汉胡广: 汉朝时期的政治家,以清廉著称。
- 明徐阶: 明朝中期的重要政治家,以正直著称。
翻译
在崔度的混乱时代,三件大事发生了。
在陈鲍的混乱时代,端正的官员们依然站立着。
那些善于钻营的官员们,晏子的一语未及他们,便谈论起讨伐叛乱之事。
名声没有被列入历史上的奸臣或叛逆者之列,他们不会遭受强硬抗争的灾难。
他们的才华不在于是否平庸,而是在于是否能够坚守中庸之道,传承晏子的思想。
你难道没看到汉代的胡广,以及明朝中期的徐阶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历史的动荡时期,并表达了对正直官员的赞赏。诗中的“三臈出”暗示了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巧宦营营晏大夫”批评了那些利用权力进行私人交易的官员;“名不列奸逆传,身不罹强项灾”强调了正直与抗争的价值。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回顾,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正义和道德坚守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