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又见柳青青,手选花枝称胆瓶。
寂寞山栖终不厌,凄凉时事岂堪听!
馀生只可耽诗酒,纵死何须乞志铭!
惟有思亲心尚在,为资冥福写「金经」。

【注释】

门前又见柳青青——指春光已逝,柳树开始泛绿。青,深绿色;青青:浓密的样子。

手选花枝称胆瓶——指亲手挑选鲜花,插在胆瓶里。胆瓶:一种小口的瓶,多用来盛酒或装香料。

寂寞山栖终不厌——指虽然住在山林中,过着孤寂的生活,但并不觉得厌烦。

凄凉时事岂堪听——指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听到这样的时事感到悲哀和痛苦。

馀生只可耽诗酒——指在余下的人生中只能沉湎于诗词和美酒之中。耽:沉迷。

纵死何须乞志铭——即使死去也不需要立下碑文或墓志,表示死后没有什么值得记述的事情。

惟有思亲心尚在——指心中仍然怀念着亲人。

为资冥福写「金经」——指为了祈求阴间得到冥福而抄写了一部《金光明经》。冥福:佛教用语,指死后灵魂得到的幸福。金经:《金光明经》是佛教的一部经典。

【赏析】

《春日山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在洛阳与友人陈鸿一同参加进士考试。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居图,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门前又见柳青青,手选花枝称胆瓶”,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门前又是一片翠绿的杨柳,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而自己则精心选择了一些鲜花,把它们插在胆瓶里,以增添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寂寞山栖终不厌,凄凉时事岂堪听!”,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深知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因此宁愿过着孤独的生活,也不愿被卷入纷争之中。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颈联“馀生只可耽诗酒,纵死何须乞志铭!”,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看法。他认为,余生的时光应该用来追求诗酒之乐,不必过于在意名利得失。即使有一天不幸离世,也无需立下碑石,以免引起后人无尽的哀思和议论。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尾联“惟有思亲心尚在,为资冥福写金经”,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眷恋和对信仰的执着。尽管他已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但在内心深处,他对家人的思念依然如故。为了祈求阴间的亲人能够得到冥福,他不惜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抄写了一部《金光明经》。

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山居图,展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以及对亲情的眷恋和对信仰的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