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弟竟难兄勋猷,半壁山河,两贤底定,当夫摧坚皖水,扫穴秣陵,其伟略直冠古今,其奇功争光日月,其矛炊剑淅,百折弗回,更足感豚鱼而泣鬼神,迨后借寇重来,十年食报,荩臣坐镇,岛澨无惊,倘元老鞠躬匪瘁,叔子长城,魏公方面,汾阳福寿,潞国精神,盛德迓庥征,为斯世固结人心,永奠金瓯朝北极;
名将裕名儒学问,满门忠义,奕世馨香,溯自湘浦钟灵,衡峰毓异,或崛起作傅岩楫,或继美乘博望槎,或扬秀敷荣,群季竞爽,复能搴澧兰以升沅芷,何意小阮不禄,一载未周,大树飘零,华夷同涕,况时艰蒿目多伤,赤丸备警,青野拯灾,紫海虞波,黄流待。
【注释】
难弟竟难兄勋猷:曾国荃,字伯涵,号涤生。曾国藩之弟,为晚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百折弗回:形容意志坚定,无论遇到多少挫折都不动摇。
元老鞠躬非瘁,叔子长城,魏公方面:指的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魏徵(字公直)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以刚正不阿著称。
汾阳福寿,潞国精神:指汾阳王郭子仪的长寿和忠诚。潞王朱常涝(1597-1620年在位)是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弟弟。
盛德迓庥征:盛德,这里指高尚的品德;迓,迎接;庥,庇护,庇荫;征,征兆。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曾国荃的,赞扬他的功绩和品质,希望他能继续为国家效力,为国家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句“难弟竟难兄勋猷”,是对曾国荃的赞誉。曾国荃被誉为“湘军之柱石,中兴之功臣”,他的功绩不可忽视。这句诗的意思是,曾国荃的功绩堪比古代的名臣,他的成就无人能及。
第二句“半壁山河,两贤底定”,进一步赞美了曾国荃的功绩。他曾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保卫了国家的安全,使国家的领土得以恢复。这里的“两贤”指的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他们是曾国荃的兄弟。
第三句“当夫摧坚皖水,扫穴秣陵”,描绘了曾国荃英勇善战的形象。他带领的湘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他们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击败了敌人的坚阵。
第四句“其伟略直冠古今”,“其奇功争光日月”,则是对曾国荃的才能和成就的高度评价。他的谋略和武功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他的功绩足以让日月黯然失色。
第五句“其矛炊剑淅,百折弗回”,则是对曾国荃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他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即使遭遇再多的挑战,他也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第六句“更足感豚鱼而泣鬼神”,则更进一步表达了曾国荃的英勇事迹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这样的英雄人物,足以让普通的百姓为之流泪,让鬼神也为之动容。
第七句“迨后借寇重来,十年食报”,则是对未来的预测。尽管曾国荃已经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敌人仍然不会放过他,还会再次来找他的麻烦。但他相信,只要国家有他这样的良将,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第八句“荩臣坐镇,岛澨无惊”,则是对曾国荃未来职责的期许。他将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保护国家的安宁。
最后一句“倘元老鞠躬非瘁,叔子长城,魏公方面,汾阳福寿,潞国精神”,则是对曾国荃的祝愿和期望。他希望他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精神状态,为国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