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瑟瑟动窗纱,故国音书旅雁赊。
永夜闻砧难入梦,他乡见月易思家。
干戈且喜人无恙,浦柳应怜鬓有华。
独愧圣朝容弃物,未辞簪绂问桑麻。
霜风瑟瑟动窗纱,故国音书旅雁赊。
译文:夜深霜风瑟瑟动着窗纱,故乡的音书传来了鸿雁南来的消息却迟迟不来,我睡梦中也难以入眼。
注释:霜风:指寒冷的秋风。瑟瑟:形容风吹的声音。窗纱:指窗户上的薄纱,这里代指窗户。故国音书:指故乡来的书信。旅雁赊(shē):《汉书·苏武传》有“云中侯置酒请武饮”,后因以“旅雁赊”为寄书远行之典。
永夜闻砧难入梦,他乡见月易思家。
译文:漫长的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让我难以入眠,在异乡看到明亮的月亮更容易引起我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砧:捣衣用具,即石制的捣衣工具。他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干戈且喜人无恙,浦柳应怜鬓有华。
译文: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让我高兴,但浦边的杨柳也该心疼我满头的黑发都白了。
注释: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人无恙:人们平安无事。浦柳:指河边柳树。浦:水边。
独愧圣朝容弃物,未辞簪绂问桑麻。
译文:我独自惭愧,因为朝廷不重视人才,所以我只能放弃做官,回家种田。
注释:容:被允许。簪绂: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冠饰,用丝编成,形似笔,上端有两横系于发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朝廷不重用人才的无奈。诗中既有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又有对朝廷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