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于贼,必死于小人,今而后吾知免矣;
虽竟其才,未竟其大志,已焉哉天实为之。
【注释】
不死于贼,必死于小人:指在国难期间,不死于外敌的入侵,而死于奸臣的暗害。
今而后吾知免矣:现在才知道自己幸免于难。
竟其才:发挥他的才能。
天实为之:上天实在成全他。
【赏析】
《挽王珍联》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写王安石在变法中遭人诬陷,被贬为江宁知府时所作。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因被罢相贬谪为江宁知府,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哀悼之情。
首句“不死于贼,必死于小人”,表明王安石对当时朝廷奸佞当道、陷害忠良的愤懑不平。王安石在《明妃曲》中曾说:“汉恩自浅胡地薄,胡地传之何薄薄!”可见,王安石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是极强的。
第二句“今而后吾知免矣”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解脱。虽然自己未能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大业,但总算没有死于奸臣的暗算,算是幸运了!
“竟其才”、“天实为之”、“已焉哉”,这些词语都透露出作者对朋友的哀思。“竟其才”是说自己虽有才华,却不能施展;“天实为之”是说自己的命运如此,实在是命中注定;“已焉哉”,则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情绪和对友人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