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溟蒙,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
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
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
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
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
道人轻撞五更钟,唤起不闻来迫促。

【注释】

云溟蒙:云雾弥漫,迷蒙。天窌窱:天空高远而清朗。人间尘梦:世间的尘世梦幻。荒鸡(xiāo jī)夜半啼:指深夜时分的鸡鸣声。不闻来迫促:不再催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通过写夜半的鸡啼和晓起时的景象,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

首句“唤起”二字领起全诗,写出了鸡啼唤醒人的情景。“云溟蒙”,写出了天色的迷蒙不清;“天窌窱”,写出了天空的高朗清丽。两句中,用“唤起”一词,把读者从昏沉的睡梦中唤醒,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作。接着,诗人以“人间尘梦知多少”一句为过渡,转入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认为,尘世中的人们都是生活在世俗的生活中,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因此,只有像作者那样,远离红尘,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诗人以“荒鸡夜半啼何早”一句,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一种无奈和不满。接着又以“不如一声唤起鸟”一句,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最后,诗人以“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两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地方,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第五、六句,诗人以“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两句,描绘了一幅鸟儿欢快地飞翔在蓝天白云下的美景。这两句既表现了鸟儿的美丽,又表现了鸟儿的灵动可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后,诗人以“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两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诗人以“芳闺”比喻自己的家,以“东坡春睡”比喻自己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满足。通过这两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幸福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夜半鸡啼和晓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