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鸠,纸剪马。
飞山头,走山下。
露贯殊,纫为襦。
云裁衣,烂光辉。
是耶非,孰辨之。
六月桑,吐蚕丝。
冬之蕙,茁新枝。
尔所思,非其时。
素者发,丹者泪。
心恻恻,老已至。
骨肉残,风雨驶。
寸有长,尺有短。
双轮驰,不可挽。
我所急,天所缓。
击瓦鼓,声乌乌。
白云满天歌且呼,歌周四角旋中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选项,逐项分析作答。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考核题,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关键词语的提示,还要注意对全诗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主要是:木刻鸠,纸剪马。飞山头,走山下。露贯殊,纫为襦。云裁衣,烂光辉。是耶非,孰辨之。六月桑,吐蚕丝。冬之蕙,茁新枝。尔所思,非其时。素者发,丹者泪。心恻恻,老已至。骨肉残,风雨驶。寸有长,尺有短。双轮驰,不可挽。我所急,天所缓。击瓦鼓,声乌乌。白云满天歌且呼,歌周四角旋中区。

【答案】

①“木刻”指雕刻木板上的鸟类;②“纸剪”指剪纸上的马形物(或指剪纸);③“飞”“走”指鸟飞翔和奔跑;④“露贯殊”,即穿成串的露水珠子;⑤“纫为襦”指用露水珠子缝成的衣服;⑥“云裁衣”指用云彩裁剪的衣服;⑦“烂光辉”指色彩艳丽如锦绣。⑧“是耶非”,是还是不是,指真假难辨;⑨“孰辨之”,谁能够分辨得出来?⑩“六”与“月”谐音,借指六月;⑪“冬之”指冬日里的;⑫“茁新枝”指春天里长出嫩芽;⑬“尔”指你;⑭“发”指白发;⑮“丹”指红色;⑯“恻恻”形容内心悲伤;⑰“老已至”,年岁已大;⑱“骨肉残”指身体被摧残,指亲人离散;⑲“风雨驶”,指风风雨雨;⑳“寸有长”、“尺有短”指时间一去不复返;㉑“双轮驰”指双亲俱逝;㉒“急”与“缓”相对,指急迫与缓慢;㉓“击瓦鼓”,打鼓,表示悲愤。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丧子之痛的七律。前四句写儿子生前的种种情景,后四句写失去儿子后的痛苦心情。全诗以“吾儿”为中心来组织材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丧子之痛的强烈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限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