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忠明耻,陶铸国民,劝学千言,谆谆此意;
合文苑儒林,经纬相业,盱衡百代,荦荦数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晓全诗内容,理解诗意。

(1)

“以教忠明耻”是全诗第一联;“陶铸国民”是第二联;“劝学千言”是第三联;“盱衡百代”是第四联。“挽张之洞联”是这首诗的题目。“以教忠明耻”:用教育的方法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和知耻之心,“陶铸国民”,意思是铸造、培养国民。“劝学千言”,意思是劝告学习的话千言万语,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盱衡百代”,意思是观察历代,强调教育的深远影响。“文苑儒林”:“文苑”指文人学士聚会之所,这里借指文化界,“儒林”,指孔子弟子及后来继承他学术传统的儒家学者,这里借指读书人。“经纬相业”:指经天纬地的事业或功业,这里借指文化事业或教育事业。“盱衡百代”,“荦荦数人”:意谓纵观历史,有卓越贡献的只有几个人罢了。据此可知,此联的意思是:用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和知耻之心,铸造、培养人民;劝诫人们多读书,做学问,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观察历史,发现有卓越贡献的只有几个人罢了。

(2)

“先师曾巩”、“后进张之洞”:这两句是作者对曾巩和张之洞的赞誉。曾巩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其散文雄健奇峭,议论精辟犀利;其词亦清丽处甚显,豪放处尤工。张之洞(1837年—1909年),晚清著名改革家、思想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著有《輶轩语》《书目答问》等。

(3)

“一脉相承”:指思想、学说等相互继承延续。“文坛领袖”:指在文化方面很有成就的人。

【答案】

①以教忠明耻②陶铸国民③劝学千言④盱衡百代⑤文苑儒林⑥经纬相业⑦文坛领袖

译文:①用教育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和知耻之心,铸造、培养人民②劝诫人们多读书,做学问,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

发现有卓越贡献的只有几个人罢了④曾巩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⑤后进张之洞是晚清著名改革家、思想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⑥文坛领袖⑦文坛领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