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崖连底都成玉,万树凌霄不附泥。
翘首岩前参大士,宝山灵鹫晚来栖。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给出对应的译文和注释。下面是逐句释义:
双崖连底都成玉,万树凌霄不附泥。
双崖:指两座山崖。这里形容山崖陡峭,就像两块玉石相连一样。成玉:比喻山崖如同美玉般美丽。万树:形容树木非常多,数也数不清。凌霄:这里比喻树木高耸入云,好像要触碰到天空。不附泥:意指这些树木生长得非常自由自在,不受泥土的束缚。
翘首岩前参大士,宝山灵鹫晚来栖。
翘首:抬头仰望。岩前:指的是山崖之前或者山顶。参大士:指拜见佛祖。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宗教活动或者修行的场景。宝山:通常指佛教中著名的圣地,如印度的灵鹫山等。灵鹫:指佛教中的神鸟,也用来形容山峰。晚来栖:意味着这个圣地在傍晚时分才吸引人们前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对山崖、树木以及宗教场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宗教信仰的向往。通过使用“双崖连底都成玉,万树凌霄不附泥”这样的形象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翘首岩前参大士,宝山灵鹫晚来栖”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祥和。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