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烟雾满寒山,霜叶淋漓点鬓斑。
喜得耕犁经雨润,篮舆宛转白云闲。
【注释】
霏霏(fēi fēi):细密的,形容烟或雾。
烟(yān):云气。
寒山:指深秋的山,因山色萧索而名。
鬓斑: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耕犁:泛指农具。
篮舆(lán zhū):古代的一种车。
宛转:回旋、盘旋。
【译文】
细雨纷飞笼罩着寒山,山上的霜叶被雨水打湿,沾满了泥土,滴在衣上。
高兴得看到农具经雨水浇灌后更加锋利,自己乘坐的车子也好像在白云中盘旋。
【赏析】
《山行遇雨》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通过对雨后深秋山林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表现了对大自然热爱之情。诗的意境清新隽永,语言简练含蓄,耐人寻味,堪称唐人的写景名篇。
前两句写“雨”和“山”,用“霏霏”、“满”等词写出了细雨蒙蒙,迷蒙满山,用“霜叶淋漓点鬓斑”写出了秋雨过后,山野一派苍翠,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水,犹如给两鬓披上了白色的花边。“喜得耕犁经雨润”,“喜得”,说明作者心情愉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经雨润”“宛转”都写出了雨后,农具更显锋利,车也好像在天空中盘旋。第三句写“云”,用“白云闲”写出了雨后天空湛蓝,云雾缭绕。
全诗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地描写了一个秋天山野的景象。
诗中的“霏霏烟雾满寒山”、“霜叶淋漓点鬓斑”都是写景。但写景不是单纯的描摹客观景象,而是要通过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感情。因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都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感的色彩,从而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此诗首二句写雨后山野景象。霏霏烟雾弥漫山间,寒林尽染霜痕。这里用“霏霏”形容烟雾的浓密,用“寒山”表明是深秋时节,以渲染一种凄清的气氛。由于“寒山”与“霏霏烟雾”连在一起,所以使整个画面具有朦胧美。“霜叶”是经过秋雨滋润而显得更为红艳的叶子,它们在风中摇曳,仿佛是老人的白发。这两句诗既写了自然景色,又暗寓了作者的感情。
三句写雨后农具更加锋利,心情格外舒畅。“喜得耕犁经雨润”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经雨润”说明农具经久不用而生锈,现在重新使用就更加锋利,这是作者感到高兴的原因。“宛转”二字则把农具在使用中灵活自如的状态写得惟妙惟肖。“篮舆”即竹轿,这里借代作者所乘坐的车。作者说车子在白云中盘旋,可见心情非常愉快,可以想见作者在雨停云散之后,乘兴而行的情景。
从艺术手法上看,此诗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将雨天和山林人格化了,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也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达到了物我合一的艺术高度。